12月11日,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。央视在江门海事海巡09427船上,带领全国群众“海上看”黄茅海跨海通道。
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起珠海高栏港区,西连新台高速,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,建成后将成为江门大广海湾联通湾区核心区域的重要通道,极大地强化和推动江门和珠海横琴自贸片区、高栏港区的联动发展。
该通道项目规模大,全长31公里;建设周期长,工期为4年;所处海域通航环境复杂,防台船舶日均流量达400艘次以上,台风多且商船、蚝排、渔船等多,尤其是夜航监管难度大,小海船容易偏离航道。此外,建设期间公共通航水域宽度还由14公里缩窄为0.7公里。相比其他涉水工程项目,该项目建设对水域通航环境和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大,安全监管难度大。
建设期间,江门海事局共组织开展大型钢箱梁吊装水上交通封航19次,海事部门在保障通道项目顺利施工的同时,保障了每天400艘次的船舶通航畅通,不仅对直接服务于江门、珠海等地的航运物流产业的影响降至最低,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实现了水上交通“零事故、零污染、零伤亡”的目标。
为保障黄茅海跨海通道安全顺利通车,江门海事局还制定了《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段保通车保安全优服务工作方案》,在北起崖门口、南至大襟岛的黄茅海江门管辖海域,设立黄茅海“保通车保安全优服务”临时特别监管区和水上交通安全智管专台,做好黄茅海跨海通道江门段施工栈桥拆除工程安全保障。
通车运营以后,江门海事局还将认真抓好防范船碰碰撞桥梁工作,制定并落实“一桥一策”防范方案,加强西航道航行船舶的管控和安全提醒,发挥远程智管作用,打击桥区水域船舶、船员突出违法行为,保障桥梁通航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