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春运期间,阳江海域船舶穿梭来往,重点物资运输船与风电船舶、载客渡轮交织成一道繁忙的“海上春运线”。在这场40天的“大考”中,阳江海事部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:辖区水上交通“零事故”,护航客渡运28342人次、重点物资运输158.6万吨,船舶检查115艘次……数据背后,是阳江海事以“硬措施”应对“硬挑战”的具体实践。
“三十条硬措施”筑牢安全底线
“安全是春运的生命线,必须压实责任。”阳江海事负责人在春运动员会上反复强调。春运伊始,广东海事“三十条硬措施”和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等逐一落地,包保、“三专”、蹲点值守……从组织领导到风险排查,责任层层压实。春运期间,局班子成员共开展蹲点值守和督导检查18人次,机关骨干支援基层46人次,开展航运公司检查15次,发现问题隐患30余项……
在基层,“硬措施”同样转化为行动。海事处成立了三洲客渡船、溪头—闸坡客渡船、海陵岛海乐旅游船等3个客运航线春运工作专班,并实施党员“一对一”帮扶体系公司船舶/渡船工作机制,每天开展电子巡航、现场巡查、“随船查”等。“每个岗位都是关键一环,容不得半点松懈。”江城海事处负责人表示,春运期间,电子巡航与现场巡查“双管齐下”,累计参与值班人员1102人次,巡航2184.5海里,派出海事人员随船检查78人次,排查风险隐患261项。
护航重点物资运输“零延时、零事故”
满载74267吨铁矿粉的“ARIS”轮靠泊阳江港时,港口海事处执法人员黄槐亮已在码头等待登轮检查。春运期间,他经常与船舶、码头提前沟通,掌握船舶靠离港计划,协调重点物资运输船“进港即靠”,力争开展安全检查不影响船期,为保障相关产业原料供应提供海事支持。
“保安全就是保供应,保供应就是保民生。”阳西海事处负责人指出,阳西电厂码头是大湾区能源保供的重要节点,每天有大量电煤流转作业。春运期间,海事部门加大电煤运输船舶检查力度,与港航企业建立“一对一”保障机制,开辟绿色通道,实施“24h快审批”,重点保障日均万吨电煤“零延时、零事故”运输。
危货运输安全是另一场“硬仗”。严把危货申报审批关,要求危险品水路运输企业安排负责人24小时值班并报备;严控夜间加油作业,完成15艘加油船安检,缺陷整改28项。春运期间,共出动执法人员316人次,执法车辆和船艇128次,现场检查船舶115艘次。
保障海上风电施工从“暂停”到“重启”
阳江作为全国海上风电重镇,风电船舶的集中停泊与复工,是春运监管的“硬骨头”。春节期间,阳江海事协调103艘风电交通船在阳江港、东平港有序锚泊,避免占用航道;春运下半程以来,复工潮与寒潮大风叠加,安全压力陡增。
复工首日,阳江海事召集辖区风电业主、施工和运维等18家单位企业召开了安全宣贯会,上好复工复产“安全第一课”,并全面启动风电船舶入场前检查,对相关船舶的证书、配员、安全措施等逐一核查,严防船舶“带病上岗”。
为防范寒潮大风天气影响,海事、气象部门开展了6次研判会商,及时通过VHF、电话、微信群等渠道发布预警,春运期间累计发布信息超9900条,提醒船舶1329艘次。督促相关企业落实拖轮守护无动力风电船舶安全措施,督促风电施工船、交通船根据海上安全作业限制条件及时返港避风,还协调公务船、拖轮、油污水处理船等21艘船艇应急待命,部署大马力拖轮“德X”在港值守……
在2025年春运“答卷”中,阳江海事部门从加强监管到优化服务,从责任包保到风险防控,认真刻写着责任与担当,守护好“海上平安路”的每一海里。正如该部门负责人所言:“春运结束了,但安全监管永远在路上。”